北京北京市大兴区
∨ - 商家货号:
- 品牌:明天出版社
- 大奖绘本:英国格林威大奖
- 绘本大师:约翰·伯宁罕
- 英文绘本:进口儿童书
- 绘本主题:入园
- 出版社:信谊绘本
- 系列精选套装:其他
价格说明
- 河马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编辑推荐 | |
《迟到大王》编辑推荐:《迟到大王》原名John Patrick Norman McHennessy─The Boy Who Was Always Late,从这一长串名字开始,读者就可以品尝到柏林罕的幽默了。 与众不同的幽默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页歪斜的字,其中一半的“丢”全写成了“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一会儿读了故事您便会发现,原来这倒霉的小男孩被罚写了这句句子300遍!原来这种被老师罚写的惨痛经历,不只我们这里有,连当时英国的老师也会这一招啊!可怜的麦肯席每天起早赶晚,却每天出事,不是被鳄鱼吃了手套,就是被狮子咬破裤子。不幸的是,那位龇牙咧嘴的老师从来不肯相信他的话,每天气得直跳脚,还给麦肯席严厉的惩罚!小朋友看到这里,一定会为无辜的麦肯席抱不平,但是没关系,接下来的发展是大快人心的! 用图画表现精神与意境 《迟到大王》*成功的地方,在于两个角色的塑造。柏林罕曾说,把人、动物或任何一件事物画得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把精神意境表达出来,一幅图的魅力就会自然产生。渺小的麦肯席,巨大的老师,一大一小的人物,微妙地将男孩的无助和老师的凶猛权威描绘得淋漓尽致。从头到尾,您也许连麦肯席的五官都看不清楚,但您一定清楚看到了他急忙赶路的样子,看见他努力想摆脱纠缠的焦急,更看出他无辜的神情、被处罚时专心又可怜的模样。书中老师虽然只出现八次,但任何人都能看出他的权威、急躁和坏脾气。鲜活的对比,验证了柏林罕所说,文字只能告诉您一个故事,图画才能真正勾勒出书的真情。 我们都知道,从小喜欢画画的孩子,长大之后并不一定要当画家。然而,透过美术、劳作这些方法的学习、画作的欣赏、各种素材工具的使用,都是帮助孩子学习一些有助于生活的基本能力。 画风大胆充满幽默幻想 童年时代无拘无束地在夏山学校尽情作画的柏林罕,他的图画中充满了幻想、幽默与自由。故事一开始,暗褐色的天与地,太阳躲在远远的地平线上,微光点亮了远景的田园,冰冷的晨曦,由上而下、由暗渐亮,气氛掌握得恰好!半路上太阳出来了,天好亮丽,大鳄鱼紧咬孩子的书包不放,凸显出豪放、活泼的宽广画面;率性的用色和大小、粗细不同的笔触里,传达出豁朗的气氛。在狮子出现的场景,柏林罕混合运用了丙烯颜料、彩色笔、彩色铅笔,很爽朗地画出狮子、小孩和麦田,构图在现实和幻想中交织着。遇到孩子被罚站的时候,细腻地以单色的线条来表现落寞的心情。走在桥上遇到大浪的惊险镜头,用单绿色铺底,再以细线条画出了人和鱼,加上白色颜料作浪头,展现孩子力抵大水冲击的瞬间! 结局讽刺具启示性 *后在一个浓雾的清晨,麦肯席走在大笔刷出的蒙蒙空间里,赶着去上学,奇怪的是,一路上竟然平安无事。到了学校,他听到屋顶上传来老师的声音,命令麦肯席把他从大猩猩的手中救下来。麦肯席以*平静的口吻告诉他:“老师,这附近哪里会有什么毛茸茸的大猩猩!”就走掉了。 一路稀奇古怪、滑稽的情节,透过柏林罕巧妙呈现小男孩和老师的互动,到底谁是被讽刺的人呢?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由荣获两次凯特·格林威尔大奖的童画大师──约翰·柏林罕所创作的。本书在幽默中阐述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信任」问题,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页歪斜的字,其中一半的「丢」全写成了「去」,怎么回事呢?原来约翰帕克罗门麦肯席走路来上学,途中发生好多不可思议的事而迟到了,但老师都不肯相信他,要他罚写300次! 书中老师与学生两个角色,透过幽默而鲜明的图画,将两人一来一往的互动清楚的传达出来。从家里出发,走路去上学,到进入教室这样一个在单纯不过的事件,因为一个个匪夷所思的状况而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这当中耐人寻味的前因后果,就留待读者细细咀嚼了。 |
作者简介 | |
约翰·柏林罕,1936年出生于英国,12岁进入夏山学校就读,20岁进入伦敦中央艺术学校正式习画。他的第1本书《Borka》为他赢得了生平第1座英国图画书较高荣誉凯特·格林纳威大奖。从此之后,柏林罕每年出版两本书,成为世界知名的作者,他的作品更获得“交织着现实与幻想之趣”的较高评价。之后他再度以《Mr.Gumpy'sOuting》拿下第二座凯特·格林纳威大奖,而他的《Grandpa》和《Oi!GetOffOurTrainWillBe》已制作成动画影片。 柏林罕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要能画出每一个角色的精神特质,这样,图画才能传达出作品的精神和思想。柏林罕虽然是个沉默、不苟言笑的艺术家,但他的作品展露了一个充满丰富色彩、热情的世界,以及一种挖苦、讽刺的幽默趣味,深深为世界各地的年轻读者所喜爱。 被誉为是“最了解孩子想象力”的图画作家,柏林罕仍谦称自己最想做的,不过是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同时也唤醒成人那些流逝已远的想象力。“我的观众不仅是孩童,更是人们。”柏林罕为自己下了这样一个注脚。 |
媒体评论 | |
读《迟到大王》——彭懿 《迟到大王》的原书名是John Patrick Norman McHennessy - the Boy who was Always Late,直译过来就是《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一个总是迟到的男孩》。这名字大人可能会嫌烦,但小孩一定会爱死这个长长怪怪的名字。 其实,“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这个名字,可以说是这本《迟到大王》的“命眼”。为什么这么说呢?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不是一个普通小男孩的名字,这个名字,就预示了这将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果然,怪事接踵而至——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在上学的路上,先是遭遇了一条鳄鱼,它是从下水道里爬出来的;接着他又遭遇了一头狮子,它是从树丛里钻出来的;最后他又遭遇了巨浪,桥下面突然就打起浪来了…… 类似这样的上学、放学途中遭遇了怪事的图画书,还真不少。像马格丽特梅伊(Margaret Mahy)文、史蒂文凯洛格(Steven Kellogg)画的《跟男孩回家去》(The Boy Who Was Followed Home,1975),说的就是小男孩罗伯特特别喜欢河马,有一天放学回家时,跟回来一匹河马,第二天跟回来二匹河马,第三天跟回来四匹河马,第四天跟回来十六匹河马……结果家里头河马泛滥成灾的故事。可这类书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它仅仅是好笑而已,笑过之后不会让你深思什么。 但这本《迟到大王》就不一样了。 约翰柏林罕在这本书里按排了一个缺乏想象力而又专横武断的人物——老师。当可怜的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逃脱了鳄鱼、狮子和巨浪的袭击,气喘吁吁地赶到学校的时候,不管他再怎么申辩,老师总是不相信他所说的迟到的理由。这个男老师被约翰柏林罕画得很丑、很可怕,糟蹋得够呛,他长着一双金鱼眼,短腿,一身黑衣还戴着方方正正的黑色博士帽。在这个古怪而又刻板的老师眼里,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就是一个喊“狼来了狼来了”的小男孩,他不是惩罚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写三百遍“我不可以说有鳄鱼的谎……”就是气急败坏地尖声吼叫。我们常说童言无忌,何况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真的(至少在图画书里),但他被老师当成了一个说谎的孩子。作者这次又是站在了孩子一边,他是在用这个老师的形象,影射整个僵化、扼杀个性的教育制度。也许是他小时候先后上过十所小学的缘故,他对传统的教育制度总是深恶痛绝。 最后的结局充满了反讽的意味——当走进教室的时候,一只秃头的大猩猩抱着老师开心地悬挂在房梁上,老师在冲他大声呼救:“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我被一只毛茸茸的大猩猩抓到屋顶上来了,你快想办法救我!”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不但听见了,还仰头看见了,可是,他冷冷地甩下一句“老师,这附近哪里会有什么毛茸茸的大猩猩”,就快步走出了教室。这真是大快人心! 这个故事,对总是得不到大人信任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发泄,而对大人来说,则是一面镜子。 这本《迟到大王》,约翰柏林罕画得很鲜亮,尤其是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一个人走在空无一人的原野上的那些场景,青果绿、柠檬黄、珊瑚红……都是一些梦幻之国的颜色。有一幅,整个画面都是一种迷离的橘黄色,仿佛是起了雾,连太阳都只剩下了一个白颜色的圆圈。还有一幅,就是小主人公连续遭遇了鳄鱼、狮子和巨浪之后,第四次走在路上的一幅,这次是两页合到了一起,画面上什么都没有,天空和地面几乎是同一种混浊而又不祥的颜色,小主人公一个人孤独地走着,不由得让人为他担忧起来:这回又会遭遇什么样的怪物呢?还有,一路上似乎还有季节的变化,一开始时小道边上还看得见枝繁叶茂的果树,等到他最后一次走在小路上的时候,已经是萧杀的冬日了,树也秃了。 ——文/摘自《遇见图画书百年经典》,信谊基金出版社 |
书摘与插画 | |
|
商 城 价33.80元购买的价格不同可能是由于店铺往期促销活动引起的,详情可以咨询卖家
商品评价
100%好评
共有0人参与评分评价商品